(元)青花瓷盘-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器物作为一种带有审美倾向的载体,在东西方之间流动,无论是瓷器的景物图案,还是漆器的山光水色,都在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把这种审美倾向通过器物之载体传播出去。
诗人用诗歌赞美瓷器,贵族在家中挂满瓷器以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除日常使用的陶瓷器皿外,专门为西方定制的带徽章、标记的瓷器也屡见不鲜……正是通过青花瓷,西方国家接触到了中国的艺术,着迷于中国艺术,也开启了自己的陶瓷生产之路。中国景德镇青花瓷所运往的亚洲国家,青花瓷影响了他们审美观念、生活方式,还有陶瓷艺术。
青花瓷在亚洲
景德镇青花瓷对世界的影响,是从走出国门,迈向亚洲开始的。它不仅影响着亚洲人的生活习惯,更将一种文明的火种播撒。
离中国很近的日本,从奈良时期便开始效仿瓷器制作,到后期增加其本国的民族特色,再到开辟自己的青花瓷艺术,之后还销往欧洲,并与中国青花瓷竞争市场。这一系列发展都离不开景德镇青花瓷对日本的影响。
(明)-青花葡萄牙盾形徽章纹执壶 〔英〕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青花瓷在欧洲
景德镇青花瓷不仅对亚洲国家产生了诸多影响,对欧洲国家亦是如此,这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有所体现。像是较为著名的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作品—《众神的盛宴》(The Feast of Gods)。画面之中,萨提尔(Satyr,半人半兽的森林之神)和宁芙(Nymph,山林水泽仙女)各执一瓷盘,还有一瓷盘置于海王星神面前。对于这一画面,黄珍(Jane Hwang Degenhardt)博士并未将这些瓷器解释为画家想象东方的符号化表达,而是解释为诱使观者踏上寻找宝藏的远行之路。也就是说,青花瓷没有设置在基督教的语境中,而是嵌入了古典神话。
然而,景德镇青花瓷从“神话”之中走出来,还是依赖于17—18世纪。《明清时期中国对西方的瓷器外销》一文中,作者指出“到17世纪晚期,中国外销瓷的欧洲市场开始完全打开,18世纪欧洲国家甚至在广州设立贸易机构以方便陶瓷输往欧洲”。就这样,由于景德镇青花瓷的传入,瓷器开始成为欧洲人民常用的日用器具。
(清)-妇婴图盘〔英〕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来源:北京画院
作者:中国拍卖协会编辑郭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