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银鼠的女子》,达·芬奇,木板油画,40.3cmx54.8cm,1483-1490年;波兰时间2016年12月29日前藏于波兰克拉科夫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图片源自网络
在达·芬奇的画中藏着许多的秘密,其中除了那幅最广为人知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还包括了另一幅女性肖像作品《抱银鼠的女子》。画中描绘的是15世纪米兰公爵斯福尔扎的情妇——加莱拉尼。2011年左右,法国科学家利用反射光技术对《抱银鼠的女子》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分析,发现《抱银鼠的女子》在画面的底层还存在着2个版本,这一发现“十分惊人”,这幅画作的历史将被改写,同时又对这幅画作创作的历史背景提出了诸多疑问。因此,不少艺术史学家认为《抱银鼠的女子》在艺术价值方面其实超过了《蒙娜丽莎》。
《抱银鼠的女子》的三个版本。图片源自网络
与《蒙娜丽莎》属于法国公共财产不同,《抱银鼠的女子》在之前(波兰时间2016年12月29日)还属于私人收藏。其藏家便是欧洲最古老的艺术收藏家族之一的恰尔托雷斯基家族(Czartoryski):
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是波兰西班牙贵族,同时也是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的表亲。1795年,波兰曾于被奥地利、普鲁士以及俄罗斯瓜分。战争中,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有近800件藏品遭受洗劫,藏品之一的拉斐尔的杰作《年轻人的肖像》至今下落不明。
《年轻人肖像》,拉斐尔,油画,1513年-1514年(疑作)。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家族藏品管理人伊莎贝拉·恰尔托雷斯基公主(Izabela Czartoryska)以保护波兰的欧洲文化传统为宗旨,在1801年,在波兰克拉科夫建立了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Muzeum Czartoryskich)。当中的藏品包括了伦勃朗、卢卡·吉奥达诺、以及小彼得·布鲁盖尔的名作。而在其后的绝大数时间中,《抱银鼠的女子》便藏于该馆。
《伊莎贝拉·恰尔托雷斯基公主画像》,马切洛·巴恰雷利,布面油画,139×101 cm,1770年;现存于波兰华沙维拉诺宫。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抱银鼠的女子》一直收藏于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但也时常被接展到华沙的波兰国家博物馆展出。由于波兰国家博物馆对《抱银鼠的女子》的宣传,以及受那部波兰电影《盗走达·芬奇》的影响,导致不少人误认为该件作品是波兰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遗忘了它仍是属于私人收藏。
波兰电影《盗走达·芬奇》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在前几日,这件作品真的成为了波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幅《抱银鼠的女子》以及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总计8.6万件艺术品(其中包括伦勃朗作于1638年的《善良的撒马利亚人》,此外还有多幅雷诺阿的素描画作。)、25万件手稿和书籍的所有权以“捐赠”的形式以超低价位“转交”给了波兰政府——
波兰时间2016年12月29日,现年76岁的恰尔托雷斯基基金会董事长亚当·卡雷尔·恰尔托雷斯基公爵与波兰政府正式达成协议,将其掌管的一批艺术品“转交”给波兰政府。因艺术品的惊人的数量和高品质,波兰政府支付给恰尔托雷斯基家族1亿欧元。但在后面对外发布“交易”信息时,恰尔托雷斯基家族却与波兰政府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因为整批艺术品的市场价值高达20亿欧元,远远高于波兰政府支付的金额,恰尔托雷斯基公爵称这次“交易”应该是“捐赠”。而波兰政府则对外宣传以1亿欧元“购入”了托雷斯基家族藏品。
转交仪式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此低价,而获得大批艺术精品。政府的这一做法,引来了该批藏品管理基金会的集体抗议:在波兰政府对外公布将要购入这一批艺术品后,恰尔托雷斯基基金管理委员会表示这一做法有悖于基金会的管理条款,政府购买价不仅远低于藏品的市场价值,同时会导致这一批藏品“无法继续流通,并且不可分割”。这一行为根本是对基金会管理章程的蔑视。之前恰尔托雷斯基公爵与波兰文化部之间几个月的协商并没有与基金会的其他成员有过任何沟通,因此不少基金会成员知道此消息后纷纷辞职以抗议政府收购。
而艺术品的原拥有者亚当·卡雷尔·恰尔托雷斯基公爵认为此举只是履行家族的义务,“因为人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我只是遵循祖上教诲,永远为我们的祖国波兰效忠。”当被波兰华沙当地媒体问到政府支付的价格和市场价格差距如此之大,为何还要出售时,他回答:”生活中,人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做出这一捐赠,是我自己的选择。“
亚当·卡雷尔·恰尔托雷斯基公爵。图片源自网络
据外媒评论,政府这一低价收购缘由其实是和波兰政局的改变有关。“波兰文化部这一举措是一年前掌权的波兰右翼新政府对于重建波兰历史遗产,借以增强国家身份自豪感方面的努力。波兰政策方面希望这一批珍贵的艺术品在完成此举后长期留在波兰,而波兰国会批准也此项开支,因2016年的预算赤字远低于计划”。据波兰文化部官员表示:“在全球仅存的数十多幅达·芬奇的油画中,我们拥有最好的一张。这张《抱银鼠的女子》也许比《蒙娜丽莎》还要好。”
交接仪式上。波兰文化部部长(左)、恰尔托雷斯基家族代表亚当·卡雷尔·恰尔托雷斯基公爵(右)
《抱银鼠的女子》
《抱银鼠的女子》是达·芬奇受米兰大公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委托创作于1489年至1490年,画中的女子切奇利娅·加莱拉尼(Cecilia Galerani)是米兰大公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情妇。明暗的处理,是这幅肖像画中最引人注目之处,光线和阴影衬托出切奇利娅优雅的头颅和柔美的面孔。达·芬奇频频从理论上阐述照亮室内人脸的光线来源问题,且一反光亮和阴影强烈对比法,他使用明暗法﹝光亮和阴形的均衡﹞创造间接照明的幻觉。关于《抱银鼠的女子》这幅画的相关记录,一直到18世纪后半叶才被人发现。
达·芬奇《抱银鼠的女子》。图片源自网络
几经波折终重回波兰
这幅作品是由恰尔托雷斯基家族中亚当·杰吉·恰尔托雷斯基公爵于1798年在意大利购得后带回波兰。但在1830年苏联入侵波兰时被送往德国的德累斯顿,后又转送巴黎。最终于1882年回到波兰。但它的波折远远没有结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被送往柏林,成为纳粹党领袖争相争夺的对象。几经转手后,随着德国战败,又送回波兰首都保管。接着又在波兰共产党控制到1991年才重新回到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手中。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魏娜综合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