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本雅明说:“‘占有’或许是我们与物之间所能建立起来的最深刻的关系了。”
什么是NFT艺术品
NFT,即非同质化代币,NFT艺术也被称为加密艺术。
艺术品所有权史不再是谜
佳士得拍行在宣传NFT概念的时候,着重强调其三大特性,即“稀有、真实和所有权史”。
“稀有”:稀有在加密艺术的语境中并不等同于我们普遍认知的意义。
例如书画家鼻祖顾恺之,其作品无一流传而其摹本也鲜存于世,其画论也仅有三篇留存下来,这是我们普遍认知中的“稀有”。而在加密艺术的语境中,“稀有”所代表的的含义实则是“限量”。
“真实”:艺术家和藏家可以选择用同一件原作品生成有限的复制品,加密艺术的每一个艺术品的生成以及交易记录都被储存于区块链上,即人们都有权利去查看某幅作品的数量以及归属权,以确保所购入的作品的真实性。
同样,因为艺术品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上,所以此艺术品的相关信息皆可被查阅到,如该作品的元数据、拥有权历史、区块链地址等等。而一件艺术品的每一次转手,以及曾拥有该作品的钱包区块链地址都会被记录下来,所以该艺术品的“所有权”也会被完整记录下来并且无法被篡改。而其无法被篡改的原因归功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即没有一个中心服务器保存所有资料,取而代之的是每一个参加到区块链的个体进行记录并传承整体信息。
“所有权”:从理论的角度而言,保存“所有权”的历史,的确解决了艺术市场和艺术史上的痛点。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保存一件艺术品往复脉络的困难度,是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因为战争、动荡、掠夺、自然灾害等原因,一件艺术品的所有权历史往往或出现阶段性空白,或者就此风雨飘摇,杳无音讯。许多机构宣传加密艺术时,清晰的所有权史一直是一个被放大化的特质。
究其本身,我们或许已然陷入了一种悖论,一方面我们寄托希望于代码,期待科技能够解决信任问题,让一切的历史都无法被篡改;而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完全相信科技,因为科技的背后,依旧是人类在操作。
艺术新概念:NFT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1年3月,艺术家迈克·温克尔曼的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在佳士得拍行以693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约合4.5亿元人民币)。相较于这次作品的天价成交额,更令该交易出圈的,即是这个紧随而来的艺术新概念:NFT。
此次拍卖成绩也让该艺术家声名鹊起,一跃成为继杰夫·昆斯和大卫·霍克尼之后,作品成交额位居第三的在世当代艺术家。
更确切地说,温克尔曼的作品更像是一次实验:没有精致的画框,没有澎湃的笔触,也没有任何实体材料铺设成画布,有的仅是从2007年开始日复一日持续十三载的创作。
他每天上传一幅新的数码插画到自己的网站上,据他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说,他的网站也仅仅只有自己的亲友在访问,他的每张作品皆被同一个毫无记忆点的名字命名——《每一天》,而后他将所有的《每一天》汇合成最终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
当“占有”不再是“独有”
在加密艺术中,“占有”一词,或许是最能帮助我们接近这团迷雾的线索了。当我们理解了“占有”,或许就能解释这个新兴的艺术潮流了。
加密艺术从本质上而言类似于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收藏。所以当一幅NFT作品被人购买后,并不会预示着买家独有该作品的版权。相反,这些已出售的作品往往还能被他人在网上找到高质量的图片。
艺术家温克尔曼在采访中也被问了类似的问题:如果大家都能欣赏我的藏品,那我为什么要花钱去购买呢?温克尔曼回答道:当有人去卢浮宫拍了一张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也不会有人认为拍摄者拥有《蒙娜丽莎》。而当你购买了NFT作品,所有人都能够知道你是这个作品的拥有者。
这份诡谲的论述仿佛更加印证了加密艺术的真实价值,以及“占有”所赋予购买者们的文化加成。
在艺术热点后,或是在媒体的渲染下,或是在口耳相传的传奇故事中,我们往往容易将一个个热点事件浪漫主义化了,而故事的另一面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
在温克尔曼的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打破纪录后,他收到的是以太币,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不久后,他将以太币迅速出手换成了美元。
NFT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概念,我们尚不能将其盖棺定论。纵观艺术史的发展,很多艺术概念或许在当下蛰伏无言,而在百年后仍被人们研究并且赋之以新的时代概念,而有的艺术概念虽然流行,实则需要更多的内容来填补其被创立之初的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