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上海双年展,或许能唤起你对世界和自己的更多疑问

发布时间:2016-11-14    

李明维作品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宏伟的大厅,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年轻的女舞者赤裸着双脚,充满耐心地清扫着地上一堆谷物,仿佛是在地上书写,扫帚经过的地方,圈画出一片充满禅意的小宇宙。不远处,是一张长条桌,每逢月圆之夜,科学界、商界、艺术界、哲学界精英将在此汇聚,就如同曾经的“伯明翰月亮协会”,点亮人类探求奥秘的好奇心。几步路之外的走廊里,悬挂着艺术家网购来的数十条“飞毯”,在“双十一”之际一同展出,以一种天马行空的方式和想象及现实中的阿里巴巴产生联系。

海蒂·芙欧特作品

11月11日,第11届上海双年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主策展人是来自印度的Raqs媒体小组。

主题展位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1至3楼,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92位/组艺术家参展。其中中国艺术家26位/组,亚洲艺术家47位/组、女性艺术家32位,男性艺术家48位,艺术家团体12个。92个/组艺术家代表了92种可能性,他们不仅讨论当下至关重要的命题,同时也指向未来。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何不再问”既提出了一个问题,又发出了一个号召,它并不给出标准答案;观者来此与双年展相遇,带着问题的能量离开。

牟森+MSG的作品《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

牟森+MSG(中国)的《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出品)是本次双年展规模最大的单体作品,参观者走入一个如同航天飞机一般的舱体,如同星际旅行一般见识宇宙神秘,又不断在阴暗中迷失身体的方向。

一只探照灯照射着蜘蛛在空间中不断吐丝结网,人们以各种方式观察它、分析它、理解它,形成了科学、哲学、美学的宇宙。

展览也关注政治社会等现实问题,艺术家拉宾·孟达尔用画笔描绘了失去权力的印度国王,婚礼摄影师偶然拍摄到的一对在难民帐篷中拥抱接吻的情侣。潜心研究波斯花园的建筑学者居然被发现是一名政治间谍,艺术家的作品穿插了建筑学者的美学成就和政治行为。

伊斯提凡·西洛斯作品《无界之爱》

这个展览或许能让参观者对于周边世界更多一些疑问或者感触,不过问题的核心依然是我们自己,野心和好奇心,理性或者感性,我们每个人拥有的终究只有自己的宇宙。

“我是一颗逃亡的心脏,前往那时间暴动的路上。”雷姆·阿尔卡迪的作品《夜间出租车》,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将观者拉近亲密对话,唤醒了观者的感知。

陈哲作品

本届双年展主题展由4位“终端站”艺术家领衔,展览架构中折叠、附生着7层“复策展平台”,延伸项目“理论剧院”探索思考与感知的关系,另一延伸项目“51人”深入城市肌理探索人与城市的关系。

“51人”于2016年5月1日公开招募,得到上海市民的热情回应,共征集到84份方案。经过挑选的方案最终转化成51次“邂逅”。在双年展展期的17周内,每周将有3个关于上海的“人物”,在他们选择的地点,以即兴、对话、辩论、骑行等不同形式,分享他们的城市故事。他们是:城市编年史记录者、街头黑客、糖果爱好者、杂技演员、民间传说传播者、公寓说书人等。“51人”的开幕活动为11月12日上午11点到晚上8点,在上海市杨浦区定海港路252号发生的“缪记黄鱼面一日营业”,届时缪师傅将展示他的黄鱼面精湛厨艺和几道拿手好菜。

除此以外,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还发起了一系列馆外联动项目,如发生在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的“2016青策计划”之“谷神变”、上午艺术空间的“后沙龙”系列交流活动、由集装箱组成的“艺术巡城”项目、震旦博物馆的“时间之光-胡介鸣·记忆的拼图”等。更多城市项目会在开幕后持续酝酿、发生。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朱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