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献寿 墨版笔彩 98cm×59 cm 乾隆初期(冯德保藏)
时间:2019.02.01—2019.02.27
地点:刘海粟美术馆3、4号展厅
展览名称:黄金时代:“姑苏版”年画对浮世绘的影响
主办单位:刘海粟美术馆
新年伊始,由刘海粟美术馆策划并主办的“黄金时代:‘姑苏版’年画对浮世绘的影响”展览将于2019年2月1日下午2时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展期至2月27日。
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来自上海图书馆、刘海粟美术馆的馆藏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以及欧洲著名收藏家、汉学家、英国木版教育信托主席冯德保(Christer von der Burg)先生收藏的“姑苏版”复制品和上海艺术家、收藏家汤黎健先生提供的浮世绘藏品,共近90件。
中国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在刘海粟美术馆汇聚一堂展出,使我们有机会重温中日两国版画史上的一段黄金岁月,不仅再次见证中国艺术对日本的影响,还可以从中体会到东西方艺术交流所形成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生态。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苏州桃花坞年画全盛期的作品被称为“姑苏版”。“姑苏版”年画在中国版画史上有着独自的特色,较之明末年画,刻版更加细密,采用多色套版,还明显可见西方铜版画的阴影和透视手法。
17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上半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对岸的长崎居住着许多旅日苏州人,他们保留着家乡过年的习俗和对本土艺术的眷恋,因此“姑苏版”年画首先通过居住在长崎的苏州人传入日本,许多画工、雕刻工和拓印工带着工具材料到长崎,直接在当地制作“姑苏版”年画,也深受日本民众的欢迎。这些来自中国民间的木版年画,被江户画师们视为珍品,他们不仅从画面上间接地接触到了西方绘画的明暗法和透视法,同时也感受到市民文化的生动活力。浮世绘大量采用从长崎传入日本的“姑苏版”表现手法,如空间透视法、铜版画排线刻法等。可以说苏州版画帮助日本人进行了“视觉训练”,“姑苏版”年画越过姑苏城,还远渡重洋流传到欧洲,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表现百姓喜闻乐见的市井百态,其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民俗风情、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社会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从狭义上说,浮世绘由日本传统的大和绘与风俗画发展而来;从广义上说,它又吸收了中国明清版画和西方绘画的技法和原理。有别于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独特样式,充分体现了日本的民族个性及其所蕴涵的日本式审美思维。
上海艺术家、收藏家汤黎健先生为本次展览提供的浮世绘藏品,不仅有喜多川歌麿、歌川国贞、溪斋英泉等美人画大师的佳作,还有浮世绘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役者绘”大师东洲斋写乐的经典之作,以及如雷贯耳的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两位风景画大师的作品,可谓全景式再现江户时代的风貌。
部分展品欣赏:
执笛望子 墨版笔彩 88cm×42.2 cm 清康熙(冯德保藏)
姑苏万年桥图 墨版套色 92.3×53.5cm 清乾隆日本神户市立博物馆藏
歌川广重 甲阳猴桥之图 大版浮世绘(二联画) 约1842年(汤黎健藏)
喜多川歌麿 风流四季游 卯月之时鸟 大版浮世绘 约1793年(汤黎健藏)
歌川国贞 吉原高名三幅对 大版浮世绘(三联画) 19世纪前期(汤黎健藏)
葛饰北斋 美人与拿风筝的孩子 册页 1820年(汤黎健藏)
来源:刘海粟美术馆